2014年1月21日星期二

梁京:习近平改革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没有人再怀疑习近平会不会改革,因为中国的情势已经非常清楚,他不改革就是自取灭亡。那么,习近平改革能成功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定义什么是改革成功。如果按照习近平在三中全会给自己设定的改革目标能否实现来定义他的改革能否成功,我认为他不可能成功。不过,改革的成败不应该这样来定义。

我认为评价习近平改革的成败,要看他为中国的改革力量创造了什么样的机会,包括为将来接替他权力的人创造了什么样的机会。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应该是有机会的,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第一,从未有如此众多的人,对一国政治领导人的国内改革寄以良好希望。一方面,这是因为中国危机太严峻,另一方面,中国若崩盘,伤害的人太多。说得透彻一点,由于中国问题太多,太严重,包括习近平的潜在政治对手,也包括中国的竞争对手,都希望他成功,因为习的失败已经不能给对手带来真正的好处,而习的改革若取得实质进展,反而会给他的政治对手,给中国的竞争对手以机会。

对于习惯零和博弈思维的人,这个逻辑看起来不通,其实却不难理解。虽然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对手太强,但在一定情况下,也不希望对手太弱。因为有时对手太弱会令局面失控,给自己带来更大麻烦。这正是今天中国的局面。

习近平改革可能大有作为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没有太大的政治负资产,反而有父亲留下的真资产。很多人相信,他会像其父那样,做一个正直的政治领袖。也就是说,习近平有巨大的压力要做好人,做好事,而不是选择"我是流氓我怕谁"的邪恶立场。正因如此,尽管习已经暴露出不少认知方面的问题,比如他的历史观,人们还是不想放弃对他的期待。

第三个重要原因,习近平的信息条件是中国最高当权者不曾有过的。由于习近平集大权于一身,这个条件无论对习个人还是对中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了这三个条件,习近平改革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呢?我以为是他的沟通能力,尤其是与自己不熟悉,甚至不喜欢的人沟通的能力。从上台一年来的情况看,习的沟通能力比江、胡都强很多,否则他不可能有今天大权独握的局面。

有几件事证明习的沟通能力,一件就是三中全会以来他放弃了很多意识形态化的话语,放弃了隆重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考虑到习一向比较喜欢意识形态话语,这个转变显然是有效沟通的结果。这说明至少在自己比较熟悉的圈子内,他是能够被说服的。

最新一期《经济学人》,评论了习近平第一次提出"要处理好维稳与维权的关系"。评论说这或许意味著他不再坚持"稳定压倒一切",但也不能排除,这不过是一些学者和外媒的过度解读。

在反腐败问题上,习近平的进展超乎许多人意料。但反腐毕竟不能代替改革。除了决心大,习近平反腐之所以能打开局面,还有一个重大优势,那就是他太了解这些贪官,知道他们的弱点。改革就不同了,涉及到许多习不熟悉的领域和人群,他的知识和理论准备显然不足。这对习的沟通能力提出了真正的挑战。如果习不能突破自己熟悉的圈子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改革就很难破局。最近有报道说,在习担任中央深化改革组组长后,开始召集八十年代参与改革的一些旧人。这个消息若属实,说明他意识到靠现有的沟通机制无法推动改革。

不过,重招当年胡赵改革的旧部能否有效却值得怀疑。八十年代改革领导人的难能之处就在于,他们非常开放,给青年人,包括大批体制外的青年人创造了机会。今天要想像八十年代那样开放却不大容易,这是因为,中国的官僚体制这些年来越来越封闭,以此来保护层层的既得利益。更不用说,体制内外已经有了当年没有的紧张和不信任。

主政上海的韩正最近说了一句话非常到位:"选干部不能只看体制内的人"。如果一些地方真能从体制外的青年人中吸纳一批改革新锐,倒是可能有效地增强习近平与第一线以及与体制外沟通的能力。但如何突破目前封闭的官僚体系去发现和选拔改革者,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因此,看习近平的改革有戏还是没戏,下一步就要看他能不能破解这道难题。

――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